第八十一章 守旧的悖逆者-《革秦》


    第(2/3)页

    儒家前人们所追求的,是克己复“礼”。

    什么道德,什么仁义,什么宽恕,在克己复“礼”面前,都要靠边稍稍。

    道德是手段,仁义是手段,宽恕也是手段,只有克己复“礼”,才是目的。

    而达到了克己复“礼”,那么国家将可以继续像传说当中一样平稳运行,社会不再动荡,贵人的归于贵人;贱人的,归于贵人。

    而“礼”的要求是什么?

    “礼”的要求是贵贱的分野,是上下的厘定,是尊卑的对立,是等级的有序。

    “礼”,只能属于贵人!

    这样一看,荀况的对错就很明白了。

    荀况是错的。

    荀况是傻鸟。

    儒家自己对于荀况的批判是自从荀况提出了他那悖逆前圣的要求的要求之后,就从未断绝过的。

    不过很可惜,再批判,他们在吵架辩经这件事情上,也很少有人能够赢过荀况。

    更别说是打架。

    荀况的弟子很多,他本人的战斗力也很彪悍。

    所以大家只能离得远远的,骂几句荀况不好。

    只能抵制荀况。

    荀况受了抵制,也并不完全不放在心上。

    他也很有些委屈,想要践行自己的理念,教大家看一看自己才是对的。

    但他的政治斗争水平有限,所以大多数时候,还是窝在家里教学生。

    收到李斯的信件时候,荀况还挺高兴。

    因为李斯是个报喜不报忧的。

    他那一封简短的信件之上,所能够体现出来的,只有秦国的一面。

    这一面,叫做秩序井然!

    这与荀况过去自己亲眼所见到的那些有一定的吻合,却又更加极端了。

    ——秦国如今的极端,就极端在,秦法已经完全的开始干涉和指导庶民们的生产生活了。

    而且这种干涉和指导,在李斯的信件之中,是很成功的。
    第(2/3)页